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6年第1號公告,批準發布《配電網規劃設計技術導則》DL/T5729-2016、《中低壓配電網改造技術導則》DL/T599-2016和《縣域配電自動化技術導則》DL/T390-2016等三項配電網相關標準,新標準于2016年6月1日起實施。
為建設城鄉統籌、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技術先進、環境友好的配電網,保障民生、拉動投資、帶動制造業水平提升,實現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目標,2015年9月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加快配電網建設改造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15]1899號),隨后國家能源局印發《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行動計劃中重點任務之一就是“加強統一規劃,健全標準體系”,要求“對現有配電網技術標準進行全面梳理,及時修訂完善,逐步建立完備的配電網技術標準體系。為保證《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的順利實施,2015年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著手修訂《中低壓配電網改造技術導則》(DL/T599-2005)和《縣城配電網自動化技術導則》(DL/T390-2010),重點編制電力行業標準《配電網規劃設計技術導則》。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高度重視配電網標準體系建設,編制了《關于配電網規劃建設標準制修訂工作建議》,組成了相關標準編寫工作組,及時啟動配電網規劃設計、改造和配電自動化三項標準制修訂工作。通過廣泛征求意見、協調處理重大技術難點,完成各階段的工作任務,經過大半年的努力工作,在國家能源局的領導下,在有關企業的積極配合下,按照征求意見稿、送審稿、報批稿等標準化程序,完成了這三項標準的編制任務。下一步,中電聯標準化中心將進一步修訂、完善配電網技術標準體系,加大配電網技術標準的宣貫推廣與執行力度,全面推行配電網標準化建設,為配電網建設改造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配電網規劃設計技術導則》適用于110(66)kV、35kV及以下各電壓等級配電網規劃設計,標準對供電區域、規劃編制基礎、負荷預測與電力平衡、主要技術原則、電網結構、設備選型、智能化基本要求、用戶及電源接入要求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并提出了配電網規劃計算分析與技術經濟分析的相關要求。目標是建成具有必備的容量裕度、適當的負荷轉移能力、一定的自愈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合理的分布式電源接納能力的配電網,實現安全、可靠、經濟地向用戶供電。
《中低壓配電網改造技術導則》適用于我國城市及農村地區10kV及以下中低壓配電網的改造工作。改造目的是提高供電能力、消除電網安全隱患、增強網架靈活性、改善電能質量、適應分布式電源及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接入等。《中低壓配電網改造技術導則》提出了要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遵循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等改造原則,對中低壓配電網的可靠性、經濟性,保證電能質量作了明確的規定。
來源:北極星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