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和歐洲,尤其是在風電發展較早的國家和地區,對運行已久風電場進行性能優化,并降低運維成本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挑戰。
按照風電機組壽命為20年計算,僅在歐洲,就約有11GW(1100萬千瓦)的風電裝機容量將在2020年需要退役。歐洲風能協會(EWEA)預測在2020年和2030年之間,這一數字將會增長至76GW(7600萬千瓦)。
據歐洲風能協會稱,運維成本在風電機組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中占到了20%至25%的比例。在風電機組運營初期,運維成本相對較低,但在后期將會倍增(根據原文,前期為10%~15%,后期為20%~35%,由于原文未提及百分比的基數,故略為倍增)。
隨著機組運行時間的增加,機組可靠性降低,某些型號老舊的備件短缺,以及零部件更換率的普遍上升,都可能會導致成本激增。
“目前最大的挑戰是保持老舊機組,包括所有不同部件的供應鏈,這意味著需要對機組的(剩余)壽命有所掌握。一些機組壽命約為20年,而我們則取15年作為節點,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會對機組進行改造或升級?!泵绹炒笮惋L場的經營商表示。
工業專家說,(提前)結束機組運維的生命周期將為業主提供一個升級技術和提高產量的機會。
可再生能源基金會(Renewable Energy Foundation)在2012年所做的一項研究指出,機組負載系數隨著機組運行時間增長而逐漸降低。這項研究對英國和丹麥的一些風電場性能進行了分析。
機組運維質量、遠程數據分析和升級服務對老舊風場的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像狀態監測系統(CMS)之類的預測技術,可以在部件故障發生之前進行預測,為優化機組性能,并降低運維成本,起到了關鍵作用。
一個大范圍的升級,可以幫助優化機組性能,并增加老舊風電場的現金流,同時降低長期的運維成本。
現代化升級不僅可以幫助延長機組壽命,同時還能在機組生命周期內將系統的完整性和性能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KK公司(KK Wind Services)的CTO Rene Balle表示,安裝遠程監控系統,并升級機組電氣部件是提高機組可靠性的關鍵。
其他傳感器,如油粒子計數器或主軸承損壞檢測器都可以提高機組診斷系統的性能。其他的解決方案,如先進的離線油過濾系統,已被證明可以提高液壓系統的可靠性。
設備制造商的研究和開發團隊正在繼續開發能夠適用于機組平臺生命周期的性能先進的功能。一些解決方案可以在兩年內收回成本。像Siemens的高風穿越功能(High Wind Ride Through,簡稱HWRT),可以在極限風速的工況下優化機組性能,降低機組停機小時數。
目前,對于運行10年至20年之間的風機,提升性能的升級服務存在顯著需求。對于大多數的升級服務,只有運行時間超過3年升級才會有經濟意義;在某些情況下,由于(前期)投資數額較高,則需要在機組壽命期前至少10年進行升級才能夠有經濟意義。
運營商可以通過運維評估和狀態監測,在機組運行的早期開始相關的準備工作,判斷何時才是對機組進行升級的最佳時機。
來源:北極星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