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在南中國海新建的島鏈上的所有雷達系統、燈塔、營房、港口和機場均需使用大量電力。而在這些遠離大陸電網的地方,想要實現電力供應并不容易。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4月22日報道,北京或許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就是建立浮動核電站。據中國媒體22日報道稱,中國國有企業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正計劃打造一支船隊,以向海上石油鉆井平臺和引發爭議的人工島提供電力。 報道援引中船重工辦公廳主任劉鄭國的話稱,對將由中船重工子公司建造的浮動核電站的需求“相當強勁”。
今年1月份,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許達哲說,中國計劃研發海上浮動核電站。他表示,浮動核電站“必須經過嚴格的、科學的論證”,不過他也將之與中國致力于成為“海洋強國”的目標聯系在了一起。
報道稱,中國并非首個采用浮動核電站的國家。上世紀60年代,美軍在一艘貨輪上安裝了一個核反應堆,為巴拿馬運河區域提供電力。
另據英國《獨立報》網站4月22日報道,中國正醞釀建造海上核電站,這種浮動式核電站可“航行”至南中國海爭議水域并為中國新建的防御設施、機場以及港口提供電力。
中國在斯普拉特利群島(即我南沙群島——本網注)等南中國海島礁上的軍事活動和建設行動使得該地區的緊張局勢逐步升級。為了捍衛其所宣稱的主權,中國在島礁上建造了跑道,甚至填海造島。不過北京方面宣稱,大部分建設行為都是民用目的。有觀點甚至稱,南中國海的領土爭端或將引發新一次世界大戰。
今年1月,中國兩大國有能源企業中海油和中廣核簽署了一項關于海上石油與核能方面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據悉,中廣核一直在研發可以在海上使用的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可為海上石油天然氣的勘探和生產作業提供電力。兩家公司預計在2017年開始建設一個示范工程。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4月23日報道,中國正著手建造海上浮動核電站,未來將批量建造近20座,有朝一日可能在南中國海海域上用來支援中國的離岸項目與設施。 中船重工辦公廳主任劉鄭國說,該集團正加快推進該項工程。他說,核電平臺的建造是一個蓬勃發展的趨勢,雖然待建的核電平臺的確切數量取決于市場需求,但需求“相當強勁”,而平臺的建造將采用“成熟的科技”。
中國媒體今年1月的報道指出,海上核電的示范性平臺預計將于2018年建成,并于翌年投入運行。此外,中船重工已確定在遼寧葫蘆島的渤船重工總裝建造海洋核動力平臺示范工程。
報道稱,中美在南中國海問題上持續角力,中國的最新動作料將引起外界關注。
來源:參考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