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相關政策明確要求,在下一步煤電基地配套煤電項目的建設過程中,要全力支持國產化,特別是四大管道和關鍵泵閥。”
隨著機組向大型化、清潔化發展,60萬千瓦、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成為我國主力火電機組,目前,我國火電機組的參數、性能和產量已全方位地占據世界首位。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這火電三大主機已完全能夠自主設計制造,但四大管道、高端閥門、爐水循環泵等這些被稱為火電技術國產化“最后一公里”的輔機設備及材料一直存在瓶頸,依賴進口,不僅使得電站建設受制于人,也大大增加了電力建設成本。
近年來,為了推動四大管道國產化,國家能源局召開了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四大管道國產化工作會議,還組織相關企業就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閥門和四大管道開展聯合研發。根據四大管道國產化工作任務,國家能源局制定了《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用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國產化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國產化依托工程建設。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在“推進火電輔機設備國產化座談會”上介紹,當前火電建設示范項目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更高參數的火電機組建設,一個是全面國產化的火電站建設。據了解,日前,國家能源局還專門批復了全面國產化的火電建設項目。這被業內專家看作是我國在推進火電輔機國產化方面的重大舉動。
擁有世界上最大垂直擠壓機裝備,參與我國火電、核電多項重大裝備研發制造的河北宏潤核裝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寶鋼特鋼、中國機械科學研究院、西安熱工研究院、中國二重等單位,參加了由工信部、財政部共同組織實施的工業強基專項———關鍵基礎材料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四大管道用的P92大口徑無縫鋼管項目,生產的高端P92大口徑無縫鋼管通過鑒定。“要打破目前火電站P92鋼大約90%進口的局面,最核心的問題是解決火電站建設業主對國產設備的認識問題?!焙隄櫠麻L劉春海在座談會上談道。
“我們制造的爐水循環泵市場占有率僅1%左右,這與我們的能力是不匹配的?!弊剷弦仓赋?。從座談會上了解到,針對重大工程和重點裝備的關鍵技術和產品急需,國家正積極支持開展“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聯合攻關,突破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的工程化、產業化瓶頸。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