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在“調結構”、“降成本”中發揮重要作用。根據《關于降低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和一般工商業用電價格的通知》,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平均每千瓦時下調約3分錢,一般工商業銷售電價平均每千瓦時下調約3分錢,大工業用電價格不作調整,減輕中小微企業負擔。2016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工信部聯合發布了《關于水泥企業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對淘汰窯型以外的通用硅酸鹽水泥生產用電實行基于可比熟料(水泥)綜合電耗水平標準的階梯電價政策,進一步實現“獎高罰低”,同時各地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在上述規定基礎上進一步加大階梯電價實施力度。2016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通知,完善兩部制電價用戶基本電價執行方式,減輕大工業用戶基本電費負擔,降低實體經濟運行成本。
電力行業發展面臨挑戰。2016年上半年,電力行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延續2015年以來的下降趨勢,而且降幅有所擴大。雖然煤電價格繼續下降,但受電力價格下降等因素的影響,電力行業收入和利潤均出現了下降。2016年上半年,規模以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主營業務收入2.56萬億元,同比下降2.0%,實現利潤2260.08億元,同比下降3.7%。2016年上半年,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121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7%。其中,火電投資同比下降6.4%,水電投資同比下降17.9%,核電投資同比增長5.1%,風電投資同比下降38.4%。
體制問題是制約電力行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長期以來,我國電力行業市場體制發展緩慢,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沒有充分發揮,電力價格與市場供需狀況存在錯位,資源不足和資源過剩現象并存,企業活力沒有得到充分釋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產業的轉型升級。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建立健全電力行業“有法可依、政企分開、主體規范、交易公平、價格合理、監管有效”市場體制的總體要求,相關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由于影響范圍廣、涉及利益主體多,電力體制改革仍存在較多困難。
深化體制改革,推動電力行業轉型升級。電力屬于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行業,深化電力體制改革不僅是行業發展的內在要求,而且對于提升我國經濟活力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電力行業“去產能”、“調結構”壓力逐漸加大。充分認識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理順電力行業各環節之間的關系,完善電力交易平臺,規范電力交易行為,突破電力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瓶頸,強化電力行業發展基礎;積極推動電力直接交易,總結試點經驗,創新電力交易機制,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在電力交易中的作用;完善市場退出機制,注重發揮市場機制在淘汰落后產能中的作用;健全電力行業創新機制,關注重大技術突破和重要技術進展,探討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對電力行業發展的影響,探索新型電力運營模式,推動電力行業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