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地區目前已成為繼華北地區后的另一霧霾集中區。記者今天從電力部門了解到,華東電網(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和福建)加大特高壓輸送跨區清潔能源的力度,積極推進空氣污染的防治工作。
特高壓交流輸電是當今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的輸電技術,也是支撐我國能源電力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性技術。據了解,目前國內投運的三個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中有兩個工程運行在華東電網,包括2013年投產的淮南至上海特高壓交流輸電示范工程和2014年投產的浙北至福州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共計7個特高壓變電站和1個特高壓電廠,線路總長超過2500公里,成為世界上交流特高壓線路最長、廠站最多的電網。
而提高直流輸電電壓等級,具有增大送電距離、提高輸送容量、降低輸電損耗的優勢。目前國內五個特高壓直流工程有三個落點在華東電網,分別是送電距離1907公里的向家壩-上海工程,送電距離2097公里的錦屏-蘇南工程,送電距離1669公里的溪洛渡-浙西工程,華東電網也由此成為世界上接受單個直流送電功率最大,接受特高壓直流總容量最大的電網。
這些特高壓交、直流工程的投產,對提高華東電網接納區外來電能力和內部電力交換能力、緩解排放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三大特高壓直流工程,送端均為西南大型水電基地,因此對優化能源結構、促進清潔能源開發和污染防治都具有積極作用。
文章來源:北極星電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