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京主城區電力負荷高速增長,預計至“十三五”末,南京全市年用電量將達到685億千瓦時,負荷將達到1236萬千瓦,用電需求巨增,寧海路變進線等一批輸變電工程應運而生。據南京供電公司統計,今年該公司計劃開工輸變電工程24項,投產輸變電工程25項,對接南京都市區發展格局,建設南部新城、溧水、高淳綠色電網,高標準打造江北新區、河西南部、江心洲生態科技島現代化電網,推進500千伏秋藤輸變電工程及配套220千伏線路工程、220千伏秦濱線(第四回)等重點工程按期投運。
重點工程攻堅供電迎峰度夏
截至今年5月31日,南京地區調度供電量181.1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48%。綜合氣象、經濟形勢等因素,預計2017年南京電網夏季調度最高負荷約為1085萬千瓦,同比增長6.27%。
據南京供電公司建設部項目經理陶濤介紹,為緩解城市供電壓力,寧海路變進線工程于2013年4月開工,歷經3年奮戰,在去年9月全線投產,標志著南京主城區東西電網互供主通道的正式貫通。通道投運后,城市中心區供電網絡的安全穩定性顯著提高,河西地區用電壓力也得到極大緩解。
220千伏西環網是南京城區的重要負荷中心,預計今夏最高負荷為265萬千瓦。華潤板橋電廠是西環網重要電源點,機組關停將對西環網供電能力產生重大影響,秦淮—濱南第四回線路正在全力推進電纜隧道施工。
220千伏秦淮至濱南線路(第四回)工程位于南京市雨花臺區,線路從揚子江大道3#盾構井開始,沿揚子江大道向北穿越三橋連接線、秦淮新河后至大勝關大橋東側5#盾構井結束。由于該段處于長江漫灘地貌,富水地層,地下情況極其復雜,為確保安全,南京供電公司先后八次召開方案審查會,確定盾構機到達采用最安全穩妥的“四位一體”(洞口加固—洞門凍結—輔助降水—盾構機水中進洞)施工方案。目前盾構已掘進貫通,計劃迎峰度夏前竣工投運。工程投運后將徹底緩解原有秦淮至濱南通道運行壓力,增強南京西環網迎峰度夏期間及冬季供電的可靠性,為南京市民高品質生活提供保障。
電網建設先行服務江北發展
“十三五”期間,南京供電公司對接江北新區發展用電需要,新建500千伏及以下變電站36座,增加變電容量635.6萬千伏安。公司持續推進500千伏秋藤變、220千伏橋林變、110千伏中心等重點輸變電工程的建設,著力解決局部供電能力不足問題,為江北國際金融CBD等重點發展區域提供堅實的電力保障。另外,公司建設220千伏秋藤—山江、110千伏高旺—團結等區內輸電線路工程,構建新區220千伏雙環網,110千伏輻射互聯的堅強網架結構,全面提升了江北電網供電能力和可靠性水平。
打造“江北新區智能電網示范區”是南京供電公司的重要工作,發策部江北新區項目負責人吳罡介紹,為全面提升江北新區電網智能化和互動化水平,公司推廣應用新一代智能變電站、主動配電網、智能優化調度等新技術,實現了江北新區配電自動化、智能電表安裝、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全覆蓋;實施基于合環運行方案的高可靠性應用、交直流混合微電網技術應用等示范工程,提升江北新區中心區域供電可靠性至99.999%,年平均停電時間小于5分鐘;開展智能小區和園區示范工程,構建源網荷互動體系,打造分布式發電智慧管理“云”平臺,實現網源數據的互動共享。
文章來源: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