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通了動力電,我們的產量翻了好幾番!多虧了國家電網為我們排憂解難,這電用著就是穩當啊。” 9 月7日,在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青南畜產品交易市場廠區,總經理劉思俊對動力電帶來的高效益,贊嘆不已。
走進久治縣青南畜產品交易市場廠區,新建的牛棚和冷庫前十幾個工人正在為院子打地坪、作綠化,熱火朝天的場景從側面反映出市場快速發展的勢頭。
久治縣年平均降水量764毫米,為全省之最。草場面積占到了全縣土地面積的83.6% ,草場肥美,是藏牦牛、歐拉藏羊、河曲馬的重要產地之一。其中尤以藏牦牛品質優良而享譽中外。
2016年12月23日, 110千伏久治變電站帶電成功,標志著歷時17個月的果洛聯網工程全線竣工投運,徹底結束了果洛州瑪多、班瑪、久治三縣“電力孤島”歷史,實現了國家電網在青海的全覆蓋。
“現在交易量已經到了10000頭牛羊。今年我們投資900多萬元,新增了5個冷庫,新上了5臺流水線作業設備,每天交易量在200頭左右,如今,六成以上‘綠牧源’牌藏牦牛深加工產品都銷往了省外,在上海、北京、成都也設立了經銷點。”劉思俊談起企業發展,喜歡用數據說話。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劉思俊租了近2000畝草場,以傳統放牧和現代化養殖相結合大力發展生態綠色養殖業。從最初收益7 、 8萬塊錢到今年預計收益達200萬元,一步步發展起來的青南畜產品交易市場,下一步還要建奶制品廠、牦牛肉干廠。 “電壓穩了,電力足了,供電服務有了保障,牧民們創業致富的熱情高漲,可以說,電力繪就了綠色生態發展路。在電力強勁的支撐下,草原深處的久治人正加速追趕著夢想。”劉思俊的話感人至深。
文章來源:青海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