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28日,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辦。以“數字電網 共贏未來”為主題的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展廳成為展會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近年來,貴州電網公司貫徹黨中央推進產業數字化的決策部署,落實貴州省大數據發展戰略和南方電網公司推進數字電網建設的安排,依托貴州大數據發展優勢,著力推動電網數字化、管理數字化、服務數字化和能源生態數字化,走出了一條既有南網底色又有貴州特色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助推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電網數字化 讓效率更高
5月14日,南方電網首個35千伏智能變電站試點項目息烽黎安輸變電項目啟動驗收工作,計劃將于5月底投運。該變電站通過“智能巡視、智能調控、一鍵順控”等多項配置,實現了“高可靠性、巡維智能化、操作程序化”。標志著傳統電網向數字電網轉型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智能輸變電工程是數字電網的基礎,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依托統一的電網模型,我們建立了物理電網的‘發、輸、變、配、用’全過程數字孿生模型,實現全景看、全息判、全程控。”貴州電網公司數字化部總經理吳忠表示,接下來將推進設備資產管理智能化、現場作業數字化、電網運行智慧化、生產決策智慧化。
如果說黎安變是智能變電站的代表,那么位于清鎮的220千伏站街至后午雙回線路則是數字輸電的示范。
“只要設置好巡視時間和相應坐標數據,無人機就會自行開啟工作,巡視線路并實時拍照傳回‘貴州電網輸電專業支撐平臺’。”貴州電網公司輸電運行檢修分公司生產技術部副總經理時磊介紹說,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激光雷達掃描、傾斜攝影及三維建模等技術,他們還建立了輸電線路及通道三維數字化臺賬,開展了無人機自動駕駛航線規劃高級應用,初步形成輸電線路信息模型。
如今,站街至后午雙回線路已經實現了日常巡視人工替代率90%、特殊巡視人工替代率100%,機巡覆蓋率100%,故障率至今為0。
數字化技術的滲透和融合,推動了電力行業傳統業務的變革,取得了良好成效,實現了效率提升。
管理數字化 讓價值更大
5月20日,第22個“世界計量日”。這一天,貴州電網公司的“貴州電能量數據在線監測平臺的應用與服務”項目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授予為“2020年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示范項目”。這是全國電力系統的唯一一家。
依托該平臺,貴州電網公司實現了全省1700余萬用戶電能量數據的統一采集、統一處理、統一存儲和統一應用,全線支撐了公司業務、全面服務基層工作。
“數據的背后,是管理的變革,也是我們結合自身業務需求,切實解決業務‘痛點’的重要舉措和實踐成果。”吳忠表示。
圍繞如何解放用戶,進一步提升辦電效率,貴州電網公司引入互聯網產品運營思維,與一線員工共創共建,打造了易用管用的“供電所工作臺+現場工具”,已在貴州電網全部供電所投入使用。
“為用戶提供可靠、便捷、高效、智慧的新型供電服務,這些都需要數字化支撐。”供電所員工普遍反映,“供電所工作臺+現場工具”是一項有效的數字化工具。
貴州電網公司依靠廣泛的數據應用,正在全面推進傳統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已呈現多點開花的局面。遵義供電局開展了基于大數據的電網客戶畫像及應用,建立客戶標簽,開展針對性客戶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都勻供電局開發了配網營運熱力圖,通過深挖客戶數據,為營銷部門提供更精細化、實時化的分析決策支持,為制定差異化服務策略提供參考。
如今,數字技術已融入電網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實現了數據多跑路、機器多操作、員工多思考。
服務數字化 讓體驗更優
“趙欣璇及時打的一個電話,確保了10多臺電動公交汽車的正常充電。”5月13日,南網貴州電動汽車服務公司運營部運營經理唐發事后回憶。
作為貴陽供電局供電服務中心綜合能源科專責,趙欣璇每天負責通過統一充電服務平臺監控由貴陽供電局投資建設的304臺充電樁運行情況。當天,趙欣璇發現天河潭充電站停電后,及時告知并進行了處理,確保了公交車的正常充電。
以大數據為支撐的統一充電服務平臺,不僅可以讓客戶找到每一座充電站的位置,還可以實時查看充電站是否有空閑充電樁,更可以查看車輛的充電進程。在電動汽車日益普及的今天,這些便捷的服務,讓客戶的充電焦慮成為了歷史。
“數字電網依托數字技術推動服務創新后,用電客戶也享受到了更可靠、便捷、智慧的新型供電服務。”貴州電網公司市場營銷部總經理劉明忠說,貴州電網公司將進一步通過數字化支撐現代供電服務體系建設,運用數字化技術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供給,這些已經滲透到人民群眾日常用電的方方面面。
目前,貴州電網公司互聯網客戶服務平臺功能持續完善,可為客戶提供包括電費查繳、用電辦理、停電報修等34項遠程供電服務。
未來,貴州電網公司將積極融入貴州大數據發展戰略,與貴州省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及數據共享,推動電子證照應用,實現居民客戶“刷臉辦電”、企業用戶“一證辦電”,讓群眾的辦電體驗更快、更好、更便捷。
依托數字賦能,供電服務將逐步實現從數字技術平臺能力建設到以應用推動業務轉型變革的轉變。
能源生態數字化 讓連接更緊
作為電力系統的平臺和樞紐,電網企業具有暢通能源產業鏈,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重要使命。
近年來,貴州電網公司大力推進綠色電力,整合能源產業鏈上下游數據資源,積極落實可再生能源代替行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截至目前,貴州電網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并網裝機容量達1532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已提升至56.2%。
面對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實時監控數據激增,大電網調控難度愈加復雜。為此,貴州電網公司通過數字電網調度技術支撐體系的建設,實現了電網數據的智能感知、分析、展示,保障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及發輸用電實時平衡。
“我們基于數據資源對電力調度的支持,積極優化開機方式、建立健全電網實時調峰輔助服務機制。”貴州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發電調度部總經理趙翔宇說道,通過數據化支撐,全力保障了新能源的送出、消納。
貴州電力交易大數據則是貴州電網公司融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的又一典型應用。
自2015年3月拉開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序幕以來,貴州在電力市場化改革方面先行先試,敢為人先,首創了“1+4”電力交易指數體系,實現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等多技術融合在電力交易領域的應用。去年11月,貴州電力交易大數據進駐國家大數據(貴州)展示中心,成為首個入駐展示中心的能源行業大數據。
依托貴州電力交易大數據,貴州電力交易中心為市場主體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優質的電力交易服務,釋放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紅利。截至目前累計完成交易電量2800億千瓦時,減少用戶用電成本257億元,保住大工業用電量955億千瓦時,新增大工業用電量183億千瓦時,助推了貴州工業經濟的發展,為貴州發展“黃金十年”作出了積極貢獻。
南方電網公司提出,到2025年全面完成數字化轉型,全面建成數字電網,全面實現生產、管理、經營數字化。貴州電網公司將充分利用南方能源數據中心落戶貴州的契機,搶抓機遇,發揮優勢,以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數字電網建設見實效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文章來源:北極星電力網